南边日报:“三宝,三宝”(图)

2014-10-24来源 : 互联网

帕楠称寺有一尊高达近20米的金身大佛,即三宝佛公。

编者按

碧海蓝天,扬帆远航。

汗青上,一艘艘远洋航船从广东出发,载着**与丝绸,出南海、入印度洋,经**伯半岛或好望角*终达到欧洲。前辈斥地的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毗连世界文明的海上大动脉,是一座沟通工具方商贸与文化往来的主要桥梁,也是一条和平与成长、友爱与包涵、开放与繁荣的文明之路。

自7月始,、、广东广播电视台三家媒体构成的“探访海上丝绸之路”结合报道组,沿着汗青上的海丝印迹,分五批前去亚洲、非洲、欧洲近20个国度,探寻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年记忆,细说海上丝绸之路的从古到今。

一路来,记者在“东方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边、在南亚次大陆的*南端、在波斯湾的咽喉要塞、在横跨亚欧的土耳其、在风光旖旎的波罗的海旁、在波浪澎湃的好望角、在晴朗舒爽的地中海畔……探访口岸、**、博物馆,走访本地当局、企业、华人社团,与汗青睁开深度对话,记实当下广东与其日益频仍的经贸文化往来。

继“海上名粤·广东探源”报道后,从本日起推出“海上名粤”大型系列报道第二组团之“出海旧道”,经由过程重走海上丝绸之路,呈现广东与中国当前与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度和地域在经贸、文化等范畴的交流与合作,为广东介入扶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问计寻策。敬请垂注。

海丝采访组/本版编缉 唐柳雯 练习生 钟嘉欣 摄影 苏仕日 画图 陈健珊

湄南河上水波泛动,皮肤乌黑的船夫向岸上人家问好,轻轻驶过壮观瑰丽的帕楠称寺。寺庙前卖花的妇人听不懂访客的说话,只能一向用泰语反复着“三宝,三宝”。

“三宝灵应风调雨顺”

她所说的“三宝”就是曾经七下西洋的郑和。在大城府,本地华人称帕楠称寺为三宝公庙。他们相信,数**前郑和船队沿湄南河溯流而上,曾经来到过这里。

寺山门前吊挂的春联“七度使邻邦有明盛纪传异域,三宝驾慈航万国衣冠拜故里”恰是在诉说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帕楠称寺始建于1324年,83年后,郑和**次来到大城府。走进寺内,一众信徒正在虔敬跪拜一尊高达近20米的金身大佛。固然帕楠称寺与郑和的渊源无从考据,但直到今天,它仍是本地华裔*为青睐的古刹,每逢重大节日,都要来这里拜上一拜。

“每年春节,我们全家老小城市过来拜三宝佛公。”一位云姓泰国华人导游告诉记者,三宝公庙不仅仅是旅客参观的胜地,在泰国本地人眼中“三宝公就是神”。寺内另一副春联显示着本地华人的夸姣愿景:“三宝灵应风调雨顺,佛公显赫国泰民安。”

专设郑和纪念日

事实上,“三宝”在东南亚国度中留下了不少印记。

在马来西亚汗青*悠长的古城马六甲,至今还保留着不少郑和遗迹,三宝山就是此中一处。郑和七下西洋,曾6次停靠马六甲。本地人相信,郑和船队在马六甲扎营扎寨的地址就是三宝山。此山别名“中国山”,相传郑和船队曾在此建筑宫殿、设立官仓,用丝绸、瓷器互换本地的象牙和珍珠。除去三宝山,马六甲、槟榔屿、沙捞越等地还有三宝公庙,并且有经常性的庆典与祭奠勾当。

印度尼西亚第五大城市“三宝垄”的名称也源于郑和下西洋的故事。相传郑和船队路过三宝垄,与印度尼西亚人开展和平商业和友爱交往。为了纪念郑和,本地人还将相传郑和抵达三宝垄的日子—中国夏历六月三十日—定为三宝寺人纪念日。每年此日,本地华人华侨定会进行盛大纪念勾当,不少人从各地远道而来,加入这场一年一度的嘉会。1966  年,三宝垄市当局更是专门成立了纪念碑,以印尼语、中文、英语记实了郑和拜候印尼的颠末。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