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华为的逻辑:我们到底还要误读华为多少年?

2014-10-31来源 : 互联网

文/ 包政

如今财经界,言必华为,言必小米。显然,华为、小米已经被社会**炒得滚烫,而任正非、雷军两个**人物也一举打破多年的沉寂,高调出现在国内外媒体与公众面前。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学习力常常意味着发展力,而对于学习渴望向来高涨的企业人来说,对他们的关注更是趋之若鹜。当他们的言行已经和传播有关,我们会更多地捕捉到其在未来的信息动向。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回归到学习的本意,我们是否会陷入盲目与冲动?

无论是对于满怀着创业与履职冲动的新人,还是饱经沧桑对未来依然怀有梦想的企业同侪,复盘成功企业成长路程和关键节点的真相,也许更有借鉴价值。

比如:任正非创建华为时年43岁,而雷军创建小米也时年40岁,不约而同的人到中年“一枝花”,只是一个有趣的巧合吗?

当历史学家纷纷点评历史时,谁来点评那些历史学家?

解开背后的真相,撩开概念的浮云,还原光环下的真实,把历史从演讲家的口中拯救出来,给学习者提供准确的参照,你会在这里找到答案。

而我们该如何学习任正非?如何学习华为用任正非的精神去学习任正非;然后顺着华为三次嬗变的逻辑,反思自己公司需要做什么。——编者

包政解密华为的逻辑

包政(口述)

就像一个人的成功一样,华为作为一家企业的成功密码,也不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点甚至不取决于当事人,更不取决于参与为华为咨询的人。取决于什么?——你的学理能不能解读华为。

一、语言总是苍白的

成功之道一定隐藏在表层的思想后面,而你的学理便是寻道之杖。

可以这么说,中国的企业管理学家中还没有**级的人物出现。

因此我们只能这样谨慎地认为,所有点评华为的行为,都不能当作是件正式的事情,而只能当做是一种消遣,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而已,而不是事情本身。

所以圣人述而不著,是一种敬畏的态度,他会“三省吾身”:

1)事情真的,它的真的本质我把握了吗?

2)我把握住了,而我所运用的语言、我处心积虑的遣词造句,又真的能表达我内心感受到的真相了吗?

3)我所用的语言传递出了我感受到的真相,但是听者真的能感知到我所知道的东西吗?

因为在事实面前,语言总是苍白的。

所以我想,还是要有些人出来,对他们的点评华为做一个不同角度的“再点评”。

也许这样会更有意义。

你会发现,更多的点评者只是在阐述自己的境界而已,而不是陈述华为本身的真相。这就离我们学习的目的相去甚远。

为什么说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因为历史学家著书讲述,从来都是在讲当下对现实的感悟,而不是在讲述历史本身。论述者的铺排过程*终都是为了推向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让后人记取的历史。这就不难理解人类为什么总是容易遗忘了。

一个弥补建议是,当我们在点评一个事实时,一定要做一个三部曲:

*先要回答:是什么?

其次就这个事实本身做一个评价:怎么样?

*后谈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怎么办?

二、如果凡人能成功

就华为的事实本身,我们*先要回到华为成功的逻辑本身,事实到底是什么?

目前为止,我还真没有看到合乎事实逻辑的“事实”,学者们都是在猜。也就是说在猜他们成功的原因应当是什么。

中国至今为止只有历史小说家、财经小说家,包括我在内,还没有出现基于中国实践真正的历史学家、管理学家,……不用说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管理思想家。这是我们无法真正学习到企业成功之道的原因。

我们所知道的只有传说,学习到的是这种传说带来的启示。

所以从哲学的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的成功和一个企业的成功都是简单的。远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复杂。

因为上帝**人的大脑本身,就是超自然的,是简单的。不相信可以看《科学的**》;

还不相信,就去看计算机的门电路,结构真的很简单,就是0和1,开和关。

那么,任正非到底做对了什么?华为到底做对了什么?我们也应当从简单来把握他的事实。

任正非从南邮出来以后,抱有一个重要愿望:实现自我。由此开始走上了华为的创业之路。那年他43岁。

如果华为不成功,他是一事无成。由此我们不难推想他当时的心理:不成功,便一事无成。这本身就是熊彼德所说的企业家精神。

摆在他面前的,有很多选择:做商人**,搞房地产**,可任正非没有这样做。他选择了自认为值得他拼命做的事,那就是通讯业。

后来总是有人问任正非:你当年怎么会选择通讯业呢?他也总是回答说,早知道这行业越干越难,我就不会进来了。

后来渐渐自己想通了。国家搞四个现代化,肯定是通讯先行,而自己一定可以借助这个力量。因为我不比别人差,我又如此拼命,怎么会不行呢?没道理呀。

所以后来人们总是这样评价说,任正非是凭着对通讯业的无知进来的。

世上有很多人,走对了;也有很多人,走错了。只是我们这个社会,记不住倒下的人,总相信走对者一定有他**远瞩的战略。其实任正非和普通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他后来发展出来的**思维与才干,和他经营的事业,接触到的人、接触到的事有关,甚至和遇到的困难有关。

所谓事业造就人,人造就事业。

如果一定说些不同,那就是他能够博览群书,能够从任何谈话当中,吸收别人的知识和经验,所以他才能一直跟得上自己的事业发展的步伐。

他根本没有时间和人闲扯,他会有计划地去选书读,有计划地和人交流。他没有时间和人吃喝,他几乎从不喝酒,也从不抽烟,也不见他坐下来喝茶。他一直处在学习思考、求生存状态。也所以,他一直有着超乎寻常的对现实的担忧、对未来辉煌的向往,急迫感与成就感交织,被时不我待的使命感驱使着前行,放下名利,专心于自己的事。

正是这些使得任正非这样一个普通人物,能够做成一个伟大的事业。所以原来和他一起同事过的南邮的人,对任正非干成华为这样伟大的事业,感到非常吃惊。

这种吃惊不是任正非早年显示出了这种能力,而恰恰是因为他压根就没有显示过这种才能,也没有人相信他有这种才能,以至于揣猜他身后是否有高人相助。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普通”,43岁开始创业的任正非非常务实,他直奔主题,真奔目的。他要找到一种状态,一种目标,以及如何达到这种状态和目标的方法。

这就是德鲁克所讲的目标导向,目标是*高的,成就就是*好的。他要以此来证明自己是好样的、*棒的。除此之外,其他都可以放下,都可以让步,连利和名都可以放下。任正非由此变得强大了。

他也会由此内生一种精神的感召力,我们把这个叫做道德垂范。至少是在勤政上的垂范。也就是古人常所说的言教不如身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当今中国的企业家有谁像任正非这样勤奋,这样一往无前,不达到目的不罢休,我相信他们都可以做到在各自领域中出类拔萃。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