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其任楼长
蓬江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各个楼道住户的情况结合丽苑社区试点半年所取得的经验,“志愿楼长”服务机制将以“从易到难”的原则在84个社区进行**。
今年3月份,蓬江选取丽苑社区作为试点开展“志愿楼长”工作,目前该社区共有54个楼道,已产生44位楼长,部分楼层较低的楼道由其他楼道的楼长兼任。
据丽苑社区居委会主任刘瑞兰介绍,除了通过居委会寻访、自荐、他人**等方式物色楼长外,该社区还将目光锁定在了经常到居委会投诉的住户身上,“经常投诉的市民说明他们关心社区。他们能够注意到其他居民没有留意的地方,从而达到更有效的管理效果。”社区居委会也鼓励低保户担任楼长,“让他们有机会回馈社会”。
开设绿色通道回馈“楼长”
蓬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蕾表示,为**“志愿楼长”服务机制能够顺利推进,蓬江区除了会规范楼长的选拔与职责外,还将通过“精神奖励”的方式给予楼长回馈。未来社区居委会会为楼长开设业务办理绿色通道,楼长还将享有优先使用区、街道和社区的文化活动设施的权益,以及优先参与各类文化活动的权益等。经济困难的楼长还能获得**就业的机会。
杨蕾还透露,目前该区正在探索“志愿者服务时间折算”机制,将楼长的服务时数纳入志愿服务当中,并且作为义工**评定和有关表彰的依据。
[说法]
居民误解成**阻力
由于楼长没有薪酬,**需要依靠户主的热心肠来办事,楼长工作的开展具备一定的难度。丽苑社区居委会主任刘瑞兰告诉,部分住户对于“楼长”这一职位心存误解,“有人说楼长干吗这么积极,准是有*,那什么事儿都由你去担当吧”。而实际上,楼长没有任何薪资报酬。
刘瑞兰称,若住户对楼长产生了抵触情绪,楼长也会因为遭受误会而不愿再任职。“在试点期间我们有向居民做大量的解释工作,并且给予楼长鼓励支持,才使得这项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