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谈“中毒”官方措辞为何弃简就繁

2014-11-18来源 : 互联网

花边岭广场

一周热事

本月12日至13日,博罗英才学校发生上百学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13日博罗官方通报上述事件为,“博罗县公庄镇一私立学校出现部分学生不适送院检查*疗情况”。而多家**媒体及中新社报道则直陈,“广东惠州一私立学校83名学生疑食物中毒入院”。媒体报道均提及学生集体出现腹泻、呕吐、头疼等食物中毒的明显症状,而官方通报原因也称,“该起事件初步判断疑似食物被细菌污染引发”。

国家卫计委临床医生相关科普资料中称,食物中毒是指患者所进食物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或食物含有毒素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日常常识及专业资料均明示,大规模的学生腹泻、呕吐、即可简称疑似中毒或中毒。为何官方弃简就繁,向媒体通报不愿提及“中毒”二字?这折射了官方应对突发事件舆情的鸵鸟心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官方与大众沟通的渠道已经进入**公众号时代。但在应对突发事件舆情时,官方担心说多错多的心态仍难改变,对公共事件的披露沿袭老传统,对事件本身介绍少、强调**应对多,对事件可能涉及的责任谈得少、对安抚善后着墨多。

就博罗英才学校上百学生疑似中毒事件而言,此类事件多是食物存放失当才导致病菌污染食品,事件本身不会造成过高的敏感度。说了“中毒”,市民很难很大反应;反而避谈“中毒”,则令此事披上迷雾引来遐想。

“对定性、可能原因等关键问题,你不问他不说,即使问了他仍然不说。”惠州媒体圈同行总结经验,遇到类似博罗学生疑似中毒等重大突发事件,向有关部门新闻发言人或媒体联络人求证具体问题时,相关部门往往痛快答应,但在半天期待后,回复的仍然只是一纸官方通报,此类通报极少具体回答提问的具体问题。

连“疑似中毒”都不愿意在通报内容中提及,有关部门的反思及整改也当存疑。不提中毒是要为将来避免追责埋下伏笔吗?

博罗官方通报中提及,除了惠州***门介入调查原因外,13日下午,博罗县迅速召集相关部门召开紧急会议,该县有关部门依法责令该校饭堂即日起整改三天,并对全县各学校饭堂开展食品安全专项大检查。

今年6月起试行的《惠州市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提出,建立经营食堂退出机制,发生以下三种情况经营者要退出:食物中毒、群体性**、师生满意度低于60%。凡销售不合格产品、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的经营者列入“黑名单”,3年内不得进入学校经营食品。

如果博罗英才学校的“上百人就医”事件*终证实为食物中毒,上述食堂经营者会真的退出经营,且3年不得进入学校经营食品吗?笔者和关心这一食品事件的市民拭目以待。

□晓生

标签: 惠州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