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市汽车总站。少数乘客在出租车候车区等候出租车进站。孙振飞摄
城区的士停运事件追踪
“停运今天还将继续!”截至昨日,江门城区的士停运已持续三天,部分司机表示“明天会继续停运,直到**部门和公司给出答复才复工。”市交通局回应称,“已组织人员到企业听取公司和司机意见,并联合市人社、法制等部门研究有关问题,以提供指导性意见。同时,要求市公汽公司尽量加密公交班次,延长客流密集地公交线路的末班时间。”该局还表示,将“组织执法人员加大对市区非法营运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运输市场秩序”。
外地客:苦等半小时才知没的士
“我们差不多等了半个小时,只看到一辆出租车经过,原来是停运了。”前晚8时许,从湛江来江门参加培训的李女士和吴女士感到特别纳闷,两人从农林东路往汇悦城方向走时,没有看到出租车,只好去坐公交车。她们在回程时,又遭遇同样的情形。让她们感到无奈的是,在天河小苑公交车站等了半个小时,只看到一辆出租车经过,连公交车的影子都没见着。经热心市民提醒,两人才意识到经过该站点的公交车7点已收工了。
“太意外了,不知道出租车停运,也没想到江门的公交车这么早收工。”李女士说,此次江门的形象在她心中打了折扣。*后在热心市民建议下,两人计划打摩的回宾馆。而原本想要去游玩,也就此放弃了。
市民质疑:**怎么没应急预案
“出租车停运,公交车收班早,摩的都成了香饽饽。晚上出趟门,回家都很难。”昨日,市民何**向吐槽,称“有家难回”。
前晚8时30分许,何**在超市采购完后打算打摩的回家,结果发现一车难求。“我知道这几天出租车停运,但没想到会对生活造成这么大的影响。”何**称,双方谈判需要一定时间,**是不是该有一些应急预案,比如市区增加公交车数量、请求调运教练车上路载客等,以方便市民上班、出行。
何**说,她目前没有看到**有所作为,感到颇为失望。“没见到什么**、负责人出来说话,媒体称在尽量说服司机上路,但我发现今天也没啥改善。”
的士司机:不给答复就继续停运
按照市交通局前日给出的数字,目前有404辆出租车停运,占城区出租车的绝大部分。由于连停三天,已严重影响到市民出行。此前,有出租车司机称“停运三天”,那么明天是否会复工?昨日,接到不少市民来电询问。
“明天不会开工,要等到**和公司给出答复才开工。”昨日,询问了多名汽运、南安的出租车司机,他们如是回答。
南安公司一名司机表示,所有司机的诉求已经以书面形式于前日交给公司,但至今尚无答复。“公司让我们先上班,然后再谈。但这个事情本来是公司引发的,按照国家规定,社保、医保单位要负担一部分,为什么全部由我们负担?现在**部门和公司还没有给出答复,我们大家商量明天还不会复工。”该司机说。
汽运公司肖师傅也表示,“明天不会开工,要等到公司给出答复。”此外,他们还要求**部门“要严厉打击非法营运”,给出租车司机生存空间。
还有部分司机持观望态度。“如果明天大家复工,我也复工。”汽运公司一名司机表示,昨日公司又打电话来劝大家先开工,说一下子很难答复那么多诉求,还要协商。
部门说法
市交通局:联合职能部门研究对策
昨晚,市交通局回应:截至11月19日上午,市区相关出租车驾驶员正就办理社保手续及其他管理问题与出租车企业进行协商。因部分驾驶员未出车营运,导致部分时段出现“打的难”的问题。
该局表示,“已积极组织人员到企业听取公司和驾驶员意见和诉求,并联合市人社、法制等职能部门研究当前问题,以提供指导性意见。在出租车运力全面**前,我局已要求市公汽公司尽量加密公交班次,延长客流密集地公交线路的末班时间,以方便市民出行。同时组织执法人员加大对市区非法营运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运输市场秩序。我局将继续加强与出租车驾驶员的沟通,并做好相关协调工作,争取尽快**市区出租车的正常营运。”
南安公司则表示,目前还在与司机代表协商,暂时没有新进展;而司机还在等**的消息,处于观望中,不能确定明天是否**运营。
市民有话说
支持的哥合法**
市民黄先生在一事业单位上班,每日都是开私家车上班,极少乘坐出租车,这几天他一直在关注江门的士停运事件。
“这次的士司机停运,觉得他们太不容易了。听说新车一个月的份子钱高达9800元,平均每天要300多元,还不算维修、车险等成本,在江门显然是偏高。”黄先生表示,现在会理解有时候司机不打表的行为。“作为普通市民,应该体恤的士司机的难处,支持他们合法**。司机也是人,也有妻儿老小,也要养家糊口,不能简单粗暴地处理停运行为,必须充分尊重的哥的诉求。”
市民依赖的士不算大
“我还不知道江门的士停运了,我平时都是走路上班。”市民杨先生曾在去年9月参加过市区新增出租车运力听证会。
杨先生认为,出租车在江门市民出行方式中地位还比较“低”,所以停运影响有限。“江门市民大多都有代步工具,普遍一个家庭有一辆汽车,至少都有摩托车,对的士依赖不像其他城市这么大。如果真的按照人均占有量来算,江门城区的士数量还是很少的。”
统筹:曾育军
采写:曾育军严亮蒋臻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