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处理孩子情绪而非行为

2014-11-21来源 : 互联网

11月16日,在南方都市报与惠儿堂共同主办的惠儿学堂(**公号:vitalnutri)上,美国烈*文大学心理学博士、香港大学荣誉学士、惠儿堂**亚瑟·简博士进行讲座,和父母一起聊“如何了解孩子的需求,找出正确的教养方法”。在简博士看来,在面对孩子让人头疼的难题时,家长不应只看到孩子的表面行为,而应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和情绪。他认为,培育孩子心智,家长要“先情绪后行为”,即*先要了解孩子的想法、真正的需求,再从行动中给予孩子支持。

综述

看表面,用一个行为制止另一个行为,多半无效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些孩子不愿听老师的安排,总是和老师对着干,你说东他偏往西,你说坐下他偏要站着,你要求安静他偏吵闹,你和他交流他死活不肯开口……面对这样的孩子,有的父母要么束手无策,要么*冒三丈,并草草给这些孩子定义成调皮、捣蛋、不听话的“坏小孩”。

“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孩子的表面现象,如果父母仅关注到他的行为,用一个行为去制止另一个行为,这样的做法大多无效,孩子以后还会重复错误的行为。”简博士称,孩子做出一个行为,其背后肯定蕴藏着一个内在需求,当面对孩子的各种表现,爸妈心急*燎,一个劲地找解决办法,哄,孩子听不进去;讲道理,越说孩子越烦;打骂一顿,那更糟糕。因此,家长不要把着眼点放在孩子“问题”上,而应去关注孩子当下有哪些情绪,探寻出现这些情绪的原因,然后去思考相应的解决办法,这样才能给孩子*恰当的帮助。“因势利导,我们的亲子教育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与无奈,我们眼中也不会再有所谓的坏小孩。”简博士称。

情绪处理

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简博士从日常父母的认识误区说起。

一味鼓励,忽视孩子的情绪,只会让孩子的恐惧越积越多

[误区]孩子恐惧或害羞时赞扬或鼓励TA

孩子不敢跟陌生人交往,见了人不会打招呼,总显得很害羞的样子,每次跟小伙伴一起出去的时候,他总是安静地坐在角落里,特别不合群。这时,很多家长会鼓励孩子:“你行的,你肯定没问题的,我的宝贝*棒了!”

[建议]

简博士说,孩子产生恐惧、害羞情绪,主要是不懂,由于对事情的无知就会觉得害怕,所以才产生了畏缩不前的行为,不跟人打招呼,不跟小伙伴一起玩。要孩子提升自信心,家长的盲目鼓励是于事无补的,因为自信心是一种“内爆能力”,是从内而外的,如果外界一味地肯定,而没有注意到孩子的能力问题,只会得到“捧得多高,跌得多伤”的代价。同时,父母一味地鼓励,也是忽略了孩子的情绪,本来孩子已经知道由于自己能力不足而产生恐惧,父母的鼓励不会让孩子的恐惧感消失,反而要让孩子带着恐惧“再进一步”,这样的恐惧情绪也是越积越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简博士建议,*先,父母可以从侧面入手,给孩子报一两个兴趣班,当然,报兴趣班应该从孩子的能力和兴趣来考虑,孩子如果在某方面成为“高手”,也会引导其在另一方面学得更棒、更好。其次,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父母要言传身教。比如,见到父母的某位朋友,父母总是急忙跟孩子说:“快,叫阿姨。”而这时内向的孩子往往以沉默来应对。但如果父母先尊重孩子的情绪,自己先做出表率,跟别人打招呼,孩子看在眼里,自然而然,日子久了也会模仿。

孩子的情绪是透明的,当TA大哭,你不要不耐烦

[误区]孩子哭了不要马上抱

有一种观念很流行,就是婴儿哭了,做父母的不要马上抱起他,否则就养成了孩子爱哭闹的习惯,只有等孩子不哭了,才抱起来,培养孩子的意识:哭是得不到父母的关注的,只有不哭了,才能得到父母的怀抱。另一方面,让孩子哭哭也是有好处的,因为锻炼了孩子的肺活量。很多年轻的父母都相信这样做有道理,然而简博士有不同的看法。

[建议]

简博士说,这里有一个问题,到底谁在影响孩子的情绪?当婴儿只有几个月大时,他只有用笑或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任何人都有正负两面的情绪,婴儿也不例外。而一旦出现了负面情绪,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正确地分化出去,就容易产生恐惧,对什么都不满,长大一点后更容易因一点小事而经常发脾气。该不该马上抱孩子,这不是争议的焦点,而是父母应该对孩子的情绪有所回应,抱只是处理的一个行为,如果父母对孩子哭泣可以温柔地回应,“妈妈在这里!宝贝!”相信孩子的情绪也可以得到适当的缓解。

6岁前的小孩一旦出现情绪,家长要尽快处理,不要让负面情绪维持太久。成年人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会隐藏情绪,但是小孩不会,小孩的情绪是透明的,你可以通过情绪而了解到他真实的内心,因此,当孩子在你面前大哭时,你不应该愤怒或不耐烦,而是应该开心,因为他正透明地告诉你,他的想法。有时,家长的方法没错,但是做出来没有效果,这是由于心态不行,家长没有从内心真正地认可接纳孩子,当你没有真的接纳孩子时,孩子是能够感觉到的。

孩子争*时,先肯定大孩子的能力,让TA不生气后再礼让

[误区]哥哥总是要让着弟弟

两个孩子在争*一个玩具,父母总会这样说:“你是哥哥,应该让着弟弟。”又或者说“他是新来的,你不应该跟他*。”又或者是“我们要学会分享,既然其他小朋友喜欢这个玩具,我们就让他玩好了。”父母都想以此来培养孩子礼让、大度、分享的品质。

[建议]

简博士说,在小孩子的观念里,没有“大的让小”这样的道理。因为,他也会认为:大家都是小孩,为什么要我让?如果父母一味地以成人的思维、标准来要求一个小孩,永远也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因为父母没有很好地理解到孩子的情绪。这次,即使孩子妥协于父母的“大让小”的建议,下次还是会出现跟小弟弟*玩具的情况。因为,父母没有从根本上去解决孩子的情绪,他依然是“不服气”。

简博士建议,家长不妨从能力方面肯定孩子。如对孩子说:“他是弟弟,他还那么小,他不会走,他只能玩这个玩具,如果你不让他玩,他就会很伤心。你是哥哥,我觉得你有能力去玩别的玩具,比这个玩具要复杂的,你的选择有很多,我们不妨试试别的玩具。”当父母这么对孩子“劝说”一番后,*先帮助孩子建立了同理心,其次肯定了孩子的能力,让孩子从生气的负面情绪中走出来,获得了正面的激励。

采写:梁艳燕 插图:彭莉羚

标签: 广州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