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15载 阅读改变一座城

2014-11-21来源 : 互联网

深圳图书馆原馆长刘楚材向忆述读书月的由来。赵炎雄摄

读书月开始是做加法,希望参与的机构越来越多,现在需要做减法。活动既要创新,一些好的活动也要坚守,不能做一届丢一届。

———深圳少儿图书馆馆长、深圳阅读联合会***宋卫

在国内任何一座城市,都有**、官员和学者来做这方面(关于阅读)的事,而且有的也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来做,但为什么是深圳坚持了下来?就是因为这个城市的市民对阅读的*大热情和坚持。

———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

“深圳读书月的热情来自深圳市民的热情,如果没有他们,根本不可能有今天蔚为壮观的读书月。”在昨日读书月15周年座谈会上,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说。这座只有34年历史、一度被称为“文化沙漠”的城市,却用了近一半时间来**全民阅读。深圳读书月经历了怎样的成长?

创立

20多年前通宵排队办借书证

深圳图书馆原馆长刘楚材今年78岁了。“我需要安静一点,不想出来讲了。”11日下午,在深圳图书馆一间办公室里,这位**个提出深圳读书节的老人平静地对说。1997年,时任市政协委员的刘楚材提出在深圳创立读书节的提案。后来有媒体以“一纸提案促成读书月”为题报道他,老人却不认同。他一直想写一篇题为《“读书热”与“深圳读书月”的缘起》的文章“以正视听”。

刘楚材认为,深圳读书月的举办,虽然他的提案起了一定作用,但*根本的原因“还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深圳读书热带来的必然结果”。

深圳的读书热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那时改革开放刚起步,社会上兴起了一股下海经商热。由此带来全国许多地方的人们**热衷读书,甚至连号称*有文化的北京图书馆都门庭冷落。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时的深圳图书馆却人满为患,读者求知若渴。

当时深圳图书馆还位于红荔路,即现在的深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的位置。1987年12月,深圳图书馆开馆一周年,5000张借书证的发放成为市民们奔走相告的大消息。

刘楚材记得,那个寒冷的夜晚,从凌晨12点开始便陆续有市民前来排队,队伍一直延伸到街道很远的地方。排在队伍*前面的年轻人,是特意从蛇口工业区驱车赶来的电子厂工人,其他还有工厂流水线上的青工、机关干部……

“当时图书馆藏书才100万册,所以借书证也有限。”刘楚材说。后来央视的来采访:深圳为何会出现读书热潮?刘认为,这是深圳较早发展市场经济的结果,市场竞争*先是人才竞争,人们纷纷钻进图书馆拼命充电,唯恐落后被淘汰。另一个数据也说明了深圳的读书热。1996年11月在深圳举行的第七届全国书市,短短10天书城销售额高达2177万元,创下全国纪录。

“很多人都说深圳就是个搞*的地方,我非常不认同。”感触之余,刘楚材

写了名为《图书馆之夜》和《深圳读书热为何历久不衰》两篇文章,发表在本地媒体上。

委员连续两年提议设“读书节”

“我后来想,大家形成读书热潮了,需要**来引导支持并进一步上档次,能否建立一个市民读书节?”1997年3月,深圳召开政协会议,刘楚材写了《建立“深圳读书节”的提案》,获得许多委员签名支持。市里答复:想法很好,**很重视。但时隔一年,却没了动静。

“深圳不是出了名的快吗,这次怎么回事?”刘楚材不死心,第二年再次提交《关于“建立‘深圳读书节’的提案”之再提案》。8月,一位**找到了刘楚材,他就是现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时任深圳文化局副局长的王京生。

“他当时见了我很高兴,**句话就说,你的提案非常好,很有意义,现在是怎么操作的问题。”刘楚材一听,感觉王京生已胸有成竹,都谈到操作层面了。当时王京生问他全国有哪个城市举办了读书节。刘楚材回答说两年前北京图书馆有人提出在全国设立读书节,但这一人为设置节日的做法必须经过全国人大讨论通过才行,*终无疾而终。“全国那么多事,这很难排进人大讨论的日程。”与王京生聊到这里,刘楚材有点失落。

“王京生说,那我们就避开‘读书节’这个节日提法,叫‘读书月’,这样还可以有一个月时间推动全民阅读。”刘楚材回忆,这让他看到了希望。

过了一个月,当时的深圳新华书店在王京生指导下起草了一个读书月方案。又经过一年多周密筹备,读书月正式由**主导创立。王京生后来在回忆文章中说,当年为了**活动开展的经费,市宣传文化事业专项发展基金在文化事业建设费中拨出80万元作为读书月的专项经费。此外还成立了读书月**指导委员会,刘楚材成为*任**指导委员会**,并一直担任该工作至今。

成长

王京生:一磕就是15年

从2000年开始,每年的11月1日,读书月的铃声按时响起。王京生用*塘江水与*塘潮比喻读书月之于城市的意义:“每年11月,就是我们读书的*塘潮,而全年的读书就是浩荡的、永不回头的、一直流淌的*塘江水。”

深圳少儿图书馆馆长宋卫记得很清楚,*届读书月启动仪式在当时的深圳书城(即现在的深圳书城罗湖城)举行,“当时深圳书城开业不久,启动仪式是在门口露天举行的,很隆重,门口天桥上都站满了人。”

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副总经理曹宇作为一名亲历者,2000年他还在市文化局版权处工作时就曾参与读书月。2002年,曹宇调到新闻出版处,开始更直接地参与读书月的组织。2004年,深圳发行集团成立,次年实行总承办制。即此前由市文化局与新华书店一起举办变成深圳发行集团总承办。

对于读书月的15年坚持,宋卫用“震惊”来形容。“能坚持那么多年,确实让人难以置信。”宋卫说,很多类似活动无疾而终,比如以前深圳曾举办过荔枝节也不办了。

“许多城市也办了读书月,但大多都坚持不下来。”刘楚材把这称为“高贵的坚持”。正像昨日座谈上正式出版的、系统总结读书月15年历史的《高贵的坚持》一书书名。

而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对15年的坚持有着自己的理解。2013年第14届读书月前夕,王京生在接受专访谈及读书月的多年举办时说:“你要问我到底怎么肯定自己?我就说两个字:坚持,用北京话来说,就是跟它死磕。这一磕就是15年。”办读书月有没有感到压力的时候?王京生说没有,一帆风顺。一来是对市民有好处,另外**层也全力支持,这也是他多年来坚持又不费劲的重要原因。王京生笑言,“也没什么政绩考核标准能考核这些东西。”

一年一度的文化狂欢节

现任深圳图书馆馆长张岩说,一座城市的市民阅读习惯的养成和人文底蕴的塑造是潜移默化的结果,这需要长期坚持。而今,这种坚持造就了强大的力量。

从第5届读书月开始,重点主题活动开始设立,从*初的30多项到后来的50多项,约占全部主题活动的十分之一。这些活动围绕读书展开,只要是能获取知识、陶冶情操都可以,表演、读书分享、辩论、朗诵等不一而足,让整个读书月变得活跃起来。

据统计,15年来,深圳读书月共举办了约4000项阅读活动,参与人数从*届的170多万人次上升到第14届的千万人次。多年的读书月推动,让阅读在市民间蔚然成风。民间阅读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就是*大的证明。

至今,深圳已拥有民间阅读组织近百家,其中较为活跃的有50多家,如后院读书会、深圳读书会、三叶草故事家族、彩虹花公益小书房等等。创办于2007年6月的深圳读书会是深圳较早一批民间阅读组织之一,至今已累计举办了700多场活动,多数是在读书月期间举办。*近,深圳读书会***汪洋发现一个有趣的变化,历史人文类的活动,参与的读者越来越多,“以前人文类的讲座上座率比营销职场类的低很多,现在,这些类型的讲座都有一群粉丝。”。

曹宇认为,没有一批真正爱好阅读的人的推动,读书月不可能具有如此大的生命力。以民间阅读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创始人李迪为例,她本身是有小孩的妈妈,丈夫是一位设计师。为尽量降低成本,全家齐上阵,李迪让丈夫参与进来为她设计宣传页。

“虽然阅读*终仍是个人的事情,但是群体性的交流和互相激励也是很重要的。”王京生说,著名文艺评论家、深圳读书月特别顾问谢冕说过,读书月就像深圳人一年一度的文化狂欢节。

获颁“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

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的深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被冠以“文化沙漠”的称呼。但现在,深圳人显然有更多的理由和底气来反驳这种说法。

以全民文化狂欢形式举行读书月的深圳,在赢得人气的同时,也赢得了外界尊重。国学大师饶宗颐从深圳*届读书月开始就参加了读书月论坛,前后共三次参加读书月。还有金庸、余秋雨、莫言等也都来了。金庸两次来深圳参加读书月活动,他买书、住宿都是自己掏*。金庸说,他就是为了深圳这座城市提倡读书而来的,自己愿意来、喜欢来。

2009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授予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全国全民阅读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深圳“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则获颁孔子奖章。

在昨日的座谈会上,王京生说,他为这个城市的市民感到骄傲。在国内任何一座城市,都有**、官员和学者来做这方面(关于阅读)的事,而且有的也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来做,但为什么是深圳坚持了下来?就是因为这个城市的市民对阅读的*大热情和坚持。“我走了全国许多城市,深圳我不能说是唯一的,但至少是非常突出的。”

而刘楚材则对感叹,读书月远超他当初想象。“这一个月,男女老少,从小学生到大学生,大家都围绕读书开展活动。比我当初设想要深入得多,广泛得多。”

未来

未来做加法还是减法?

如果把深圳读书月比作孩子,从2000年呱呱坠地,而今已成长为翩翩少年。与孩子一样,读书月也有“成长的烦恼”。未来的读书月是做加法还是做减法?

“15年的读书月把社会各界的力量都调动起来了,对公共图书馆的宣传与**可以进一步扩大。”张岩说。公共图书馆也需要**,至今还有人把图书馆与书城搞混。公共图书馆作为**支持的负责阅读**专门机构,全市每年各级财政投入3个亿,所有资源对市民免费,应该要很好地利用起来。

张岩认为,读书月不仅是为了开辟更多新领域,还要挖潜,利用好现在的设施。读书月从某种意义上,应该也是图书馆**月。比如,深圳图书馆除丰富的纸质图书外,还有海量电子阅读书库资源可以给市民提供许多便利,但许多人还不熟悉。图书馆每年花300多万元购买数据库,现在拥有38个数据库。

据张岩介绍,现在深圳的持证读者约占全市常住人口(按1062万来算)的15%,与全国其他城市持证率1%左右相比,这个数字是很高的,但与香港地区以及国外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如香港图书馆读者证持证率约为60%,而国外这一比率更高。

另外,张岩认为,在阅读普及率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对于阅读的内容和方式可以多多关注。“应该向深层的阅读内容和文化建设上发展。”她表示,应该多多依靠本土学者力量,在阅读内容上深化。由深圳图书馆与市社科院联合主办、已于11月8日启动的“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就是他们在这方面的探索与努力。

活动既要创新也要坚守

“读书月开始是做加法,希望参与的机构越来越多,现在需要做减法。”宋卫说,活动既要创新,一些好的活动也要坚守,不能做一届丢一届。“不能停留在办一个热闹的活动,而应该把好的形式和内容沉淀下来。比如,一些活动举办过后,还有无改进的地方,如何更贴近市民等。”宋卫表示。而曹宇的看法与他有类似之处:“有些活动形式化,一定要求**参加,没有沉淀到市民中去,不能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

另外,曹宇认为,读书月运作的时间长了,许多活动成为品牌沉淀下来,有些企业希望参与进来,但有商业参与,又怕市民反感。“如何处理好品牌活动与市场价值关系,这个度不好把握。”另外他建议,出台全民阅读方面的基金,吸引社会力量赞助,也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深圳优秀阅读**人严凌君是南山区育才中学的语文教师,他所创制的“青春读书课”,致力于改善学生的读书方法和审美意识,在全国语文教育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严凌君也指出,读书月目前主要还是**推动,而要真正形成全民阅读的氛围,让书香社会成为这座城市的特质之一,还需要很长时间努力。他认为深圳在利用公共资源**阅读方面,力度还不够。“地铁、公交站台、广场,这些公共场所的资源,能否更多地利用在阅读**上?比如做一些书的广告,摘录一些好的诗句,营造书香社会?”

深圳图书馆读者证

2000年11月1日:深圳图书馆累计办证量为135945张。

2014年11月1日:深圳图书馆的办证量为947237张,(深圳图书馆新增办证量为811292张)

自助图书馆

2008年,深圳图书馆在馆门口建立了深圳第1台自助图书馆。

2014年全市发展了200台自助图书馆。每台机每年借还书量200多万册。

深圳图书馆读者人数

2006年,深圳图书馆新馆建成。

2014年11月1日,入馆读者人数超过2600万人次;借阅图书读者超过1000万人次。平时图书馆每天进馆人数约为1万人,高峰时超过2.6万人。

全市公共图书馆

2000年深圳拥有公共图书馆9座,总藏书量约为231.1万册(件)。

2014年9月30日,全市拥有公共图书馆650座,累计有效读者证量达到约158.6万人,总藏书量累积约为2999.1万册(件)。

全市书城

2000年,深圳的书店包括深圳书城,即后来的深圳书城罗湖城,当时图书营业面积7500米,图书品种约25万种。其它如南油书城,约1000平米;罗湖书城(在东门),约1000平米;宝安书城,约1200平米;西丽书城,约600多平米;盐田书城,约500平米。

深圳书城中心城,图书品种30多万。深圳书城罗湖城,图书品种约30万。深圳书城南山城,图书品种约30万。龙岗区新华书店,在龙岗区有6个网点。宝安书城,图书品种约6万。另有书店、书吧包括,简阅书吧、麒麟书吧、学苑书屋、中心书城24小时书吧。

民间阅读组织

2000年,0家。

2014年,50家(较活跃)。

统筹:王烨

主笔:庄树雄

采写:王烨林燕德庄树雄

标签: 深圳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