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祖信欧伟中高蓝洋李丽滢袁磊
过去一周,顺德喜事一箩筐,*受关注的当然是申报4年终于获得***教科文组织确认的“美食之都”称号。如此“高大上”的认证在手,会为顺德带来什么影响和改变?顺德美食是否需要集中**和标准化?顺德美食的传承前景是否乐观?前天,由顺德新闻部主办、北滘文化中心和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协办的“论道顺德”**(第十九期)以此为题,请来嘉宾、市民共同探讨。
争议1顺德美食是否有必要集中**?
优势
袁磊:“全民皆厨”就是顺德菜的优势所在,这次获得美食之都,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顺德只是一个区,竟然赢过了广州。我觉得广州只是对粤菜有一个汇集的作用,但真正的源头、做得好的还是在顺德。有句话说“有井水处就有顺德厨子”,所以拿到‘美食之都’的牌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胡祖信:这是一件顺德人很自豪的事情,可以说每一个顺德家庭都有自己的拿手好菜,都有自己的*门配方,**可以去开私房菜。不过有个问题,就是相比于**个美食之都———成都,顺德美食太分散,遍布大大小小的村居,不容易找到。顺德决咨委委员叶中平就提议过把美食城放在广珠西线出口,通过交通的优势向周边城市**。
李丽滢:顺德以前的美食城在鉴海路,现在在凤城食都,但我觉得商铺知名度还是不够高,不利于品牌的**。而在成都,分布了大大小小的美食特色专营区域,有*锅的、有小吃的,形成一个很好的市场效应。
袁磊:是否要把顺德菜集中起来,我有不同意见。顺德菜*根本的特点是分布得广,比如每个村都有核心厨子,在座的阿姨一回家可能就会有一道拿手的菜。很多村级的厨师就做得很好。我们不要跟别人去比高大上,顺德菜的乡土才是核心竞争力。
欧伟中:用“全民皆厨”来形容顺德真的没有错。现在全区有6000多家餐饮企业,超过10万餐饮从业人员,去年餐饮收入达到110个亿。这个数字相比顺德制造业虽然不算高,但也达到了GDP的5%,这个比例应该还会继续上升。不过我要提醒的是**虽然鼓励餐饮业的发展,但事实上很多饭店、私房菜都是无证照经营,而顺德申报“美食之都”也向*****,会加强管理,改善这一状况。
争议2顺德菜是否有必要标准化?
标准
高蓝洋:提到顺德菜,有了解的可能会知道顺峰山庄,但粤菜作为四大菜系之一,能够拿出来的品牌很少,其他菜系像川菜,都有不少品牌已经很响。餐饮的品牌经营其实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可以通过官方的渠道联合起来,肯定可以经营好品牌。像我来自扬州,大家都知道所有中餐馆都有扬州炒饭。
李丽滢:实际上,勒流探索名菜的标准化已经有好几年。大家都知道顺德很多名厨都是来自勒流,当时由勒流街道和勒流总商会牵头,为勒流几道名菜制定标准。主要是在制作方法和材料选定,以及口感、规模方面制定标准,然后在勒流四家联盟酒店连锁**。所有的食客,尤其外来的旅行团,所品尝的名菜,都经过统一标准作为监督依据,让顾客感受到不是在偷龙转凤。
我觉得除了菜的做法,还有中英文标识也需要统一、规范。在成都,甚至连酱料都有标准的,按此延伸一下,顺德菜也可以学习,就如蒸鱼用的酱油是否应该有一个标准?
袁磊:我反对顺德菜的标准化,我觉得这很荒谬。美食之都在于美,美有标准?我建议要打破标准,不要为了高大上,去把顺德菜拉低到工业化的水平。顺德核心竞争力是顺德文化,顺德文化的个性是什么?顺德河流都很富饶,打回一条鱼,有人做成鱼生,有人做成蒸鱼,区别才是存在的理由。
李丽滢:标准化的目的是求同存异,有大的标准,存异方面可以自由发挥。我们只是在说明书的基础上制定严谨的标准,是在口感和选材提供依据。另外是为了传承的依据,靠口口相传是不可能的,如果中间断层了怎么办,而且这是向世界**,如果一条蒸鱼有十种口味,哪个才是顺德菜?
争议3如何支持和传承顺德菜?
传承
李丽滢:欧局所列出的数据对顺德大型餐饮企业是支强心剂,但既然美食已经成为顺德特色产业,还是希望**能在这方面有扶持政策。像我们虽然是纳税大户,在餐饮行业的税收方面是列在前面,但区里对我们没有优惠政策。小店纳税不多,但利润高,好生存,大店反之。我们大店为了更好地经营会投入很多设备,现在很多企业主要是通过其他途径在解决。我希望在银行支持上能加大力度,因为要发展的话必须投入。第二个是停车的问题,成都在营业期间是不抄牌的,现在顺德相反,很多食客在不知不觉中被抄牌,很多店就选择关门。另外,还有指引的问题。吃鱼需要去哪里吃?怎么让人知道顺德吃的代表和所在的地方?
胡祖信:我比较关注顺德菜传承的问题。现在顺德年青一代不太愿意去学习顺德菜,还有就是外来菜系对顺德本地饮食行业也有影响。
袁磊:我对于顺德菜的传承问题比较乐观。我觉得有钱赚的地方年轻人都会感兴趣,再加上现在“美食之都”称号,还有,顺职院也有中国烹饪学院。
高蓝洋:现在我们的招生没太大顾虑,2007年**个班就有28名学生,今年是200名,生源很好。厨师专业在顺职院是*大的院系,而且进来还要面试的,门槛不断在提高。
李丽滢:90后在我们企业很少,有的话目前是小工,很基础的。不过在做一些小的饮食方面,90后形象好、口才好,有的产品销量不错。对于我们来说,永远开着大门,欢迎新人,但是大家所期望的标准不要太高,不要总是想去五星级酒店,餐饮是没有星级的。90后不论什么学历水平,不妨给自己一个实践的机会,我还是有信心“世界美食之都”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
观众声音 要标准,也要创新
顺德菜的“标准化”吸引了台上台下的激烈讨论,有观众就表示自己是家庭主妇,作为一个外地人是需要顺德菜的标准的。“不会煮的菜我会去搜索,需要什么材料、什么比例。在美食方面有天分的,要有创新,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我觉得这是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
也有一名湘菜饭店负责人表示,“标准是起码,做好是艺术。如果什么都按照标准做,就缺乏上升的空间。”
有来自顺职院中国烹饪学院的学生对袁磊表示认同,“但标准化也是有一定必要的,因为我们需要一些标准去选材、练习,才可以熟能生巧,没有标准的基础没法进行创新。我需要标准化,但又不能**依赖标准,要在熟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观点对对碰
我觉得除了菜的做法,还有中英文标识也需要统一、规范。在成都,甚至连酱料都有标准的,按此延伸一下,顺德菜也可以学习,就如蒸鱼用的酱油是否应该有一个标准?
———李丽滢
我反对顺德菜的标准化,我觉得这很荒谬。美食之都在于美,美有标准?我建议要打破标准,不要为了高大上,去把顺德菜拉低到工业化的水平。———袁磊
我需要标准化,但又不能**依赖标准,要在熟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观众
**主持
胡祖信:大良决策咨询委员、美食家、作家
**嘉宾
高蓝洋:顺职院中国烹饪学院教研室主任
欧伟中:顺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副局长(主管旅游)
李丽滢:勒流聚福山庄办公室主任
袁 磊:著名作家
统筹:吴曦陈宇
采写:吴曦曹嫒嫒张艳丽朱成方
摄影:郑俊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