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利时代宣告终结,秩序如何重建?

2015-01-24来源 : 互联网

旧的秩序在悄然崩坍,新的秩序在重新建立。“人人弯腰就可以捡到**的时代结束了,房地产行业进入了白银时代。”万科总裁郁亮说过的这句话,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被媒体反复提及。

在这样一个时代,一个房企是真正的金刚之躯,还是外强中干?在房地产行业周期性震荡之时,便可见分晓。2014年的房地产,是惶惑的一年,是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一年。在9·30央行新政和11月降息两度政策刺激下,憋不住的刚需,撑起了楼市迅疾而至的“暖冬”和一片繁荣景象。

但乍暖还寒。对于一些还没来得及等到这“暖冬”,就已经轰然倒下的中小房企,曾经盲目扩张带来的高负债,在房地产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的白银时代,为昨日梦碎埋下伏笔。高调者如光耀,令人扼腕叹息者如绿城。

从2013年开始,绿城便不得不断臂求生。以**大户型产品和行业品质**为导向的绿城,在市场向好的情况下,其业绩和口碑俱佳,但是在市场需求变化后,这类特殊时期的特殊产品导向模式的弱点与风险开始暴露,去化受阻导致资金回笼慢。同样的案例并不在少数,因为步子迈太大,一旦出现战略失误,则有可能命悬一线,成为压死这些野心博大的中小房企的*后一根稻草。

“时代已经变了,不仅开发商的思维要变,媒体报道的思维也要变。”在2014年广深媒体见面会上,郁亮说道,“虽然不是**时代,但白银仍然是贵金属。还不是废铜时代、烂铁时代。”

行业的洗牌还在持续,分化暗流涌动。在新秩序重构的过程中,过去一年,越来越多的一线房企**单纯地将规模作为**衡量标准,多元化和分摊风险重新被放到了战略的高度。而伴随着“慢”下来的房地产,另一种声音是产品主义的复归。未来的房地产,或将看到房子**是单线地拿地、建造、销售,越来越多包括购房者在内的参与者都将参与其中,从而改变整个房地产行业的生态链。

镜头1

从并购到终止,绿城上演“狗血剧”

持续上涨的楼市盛世年代已难重现,越来越密集的宏观调控、时代发展变化等影响着地产业,**时代被**,市场进入波动期,现金流告急,土地**是你想拿就能拿,这也意味着人傻*多的年代已越来越远。

绿城就是在楼市亢奋期以**化路线树立起行业**,而在**时代告终后遭遇困境的房企代表。事实上,绿城的断臂求生从2013年就开始,宋卫平先后出售、转让多个项目的控制权或者股权,买家包括潘石屹的SOHO中国,以及一些自然法人。2014年5月,绿城和融创达成收购协议。可到了10月,宋卫平表示后悔,12月份双双公告终止协议,以“离婚”收场。

姑且不论这场2014年房地产界的大并购“狗血剧”是怎样的悬念重重,其中双方如何交战,但是这两家销售规模均过500亿元的港股上市公司之间的豪门并购,仍然给业界带来反思。

为什么卖绿城?创始人宋卫平在去年5月的发布会上直述,持续萎靡的市场、个人原因、对资本市场规则的排斥等都导致了其*终选择“退出”。在短短数年间,绿城以F1的速度不断融资,豪掷巨资拿地,但却在这样超常规发展的同时也埋下了隐患。以大户型的**产品和行业品质**为导向,绿城在市场向好的情况下,其业绩和口碑俱佳,但是在市场需求变化后,这类特殊时期的特殊产品导向模式的弱点与风险开始暴露,去化受阻导致资金回笼慢,而开始深陷资金链危机。中小企业如是,如绿城这样的大型品牌房企,也遭遇资金链问题,主动或被动与其他企业合作、出售股权,以谋求生存或未来的跨越。战斗着命运,也战斗着命运弄人,这样的资产重组、合并收购,企业的转型很可能将在未来频频发生。

镜头2

光耀资金断裂引发崩盘

距离上一次郭耀名在香港受访已经过去9个月,但光耀的重组和清算依然没有时间表,超过6000名涉事业主依然在迷茫和无奈地等待。

光耀集团自2002年在惠州成立后,5年后成为惠州城区销售冠军。2010年,光耀集团业务开始发力外拓,迅猛布局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区域,开发节奏异常迅猛,开始超常规发展。随后总部迁入深圳,数据显示2010年销售金额达到40亿元,公司先后被评为广东房地产公司品牌价值TOP10以及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

光耀集团成为行业发展高速期成长型房企从快速扩张走向濒临破产的典型代表,盲目扩张速度太快,摊子铺得太大,发展方向和战略出了致命差错导致的资金链危机成为了压死光耀的*后一根稻草。

去年2月24日,有报道称光耀集团易主,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光耀集团的各种报道一时间充斥着各大网站和报纸的头条,光耀方面则立刻回应称关于光耀集团易主的报道严重失实,公司不存在资金链断裂的危机。5月,光耀地产因资金链断裂,旗下多个楼盘都没法交楼,业主频频维权被曝光,光耀再次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与此同时,光耀多个楼盘停工的事实逐渐浮出水面。此后深圳、惠州公司解散,彼时光耀已回天乏力。

5月9日,光耀集团董事长郭耀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民间借贷款把光耀拖入资金泥淖无法自拔。据悉,从2011年开始,光耀就大量使用民间借贷,民间借贷占光耀整个融资规模1/3。一般企业民间借贷只用2-3个月,而光耀是借了3年15亿元左右的高利贷,光利息就高达十几亿元。

郭耀名还称,光耀*大的失误是时机判断和操作层面,两次上市都折戟而归,让光耀损耗巨大。2011年,光耀收购新都酒店想借壳上市,3年投了10亿元未果。之后,光耀想通过矿业来重组上市,花了2亿元在湖南买了两个矿井,但之后矿业走下坡路,导致第二次重组失败。光耀的资金链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绷紧。

镜头3

中小房企资金链遭遇“雪崩”

2014年的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温度还有点冷。而盛夏到来之前的倒春寒,让一些中小房企轰然倒下,以浙江兴润置业等为代表的众多中小房企,盲目扩张带来的高负债,让这个房地产利润摊薄的时代,成为他们地产梦碎的节点。

去年3月,在浙江小有名气的奉化本土房企兴润置业,被曝资不抵债、濒临破产。奉化金融办向媒体提供的信息显示,兴润置业欠贷涉及当地的银行19家,总负债35亿多元。根据当地官方对外公布的信息,兴润置业掌门人沈氏父子因为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其公司总资产30亿,已经资不抵债。

和很多地产大鳄一样,这家浙江土生土长的民营房企也曾在调控前的2010年疯狂拿地,其在奉化市拍得大宗高价地,成本高达1000多万元/亩,而绿城随后同地段拿地成本仅300多万元/亩。随后的两三年,房地产行业显然进入调整周期,这种高价土地成为兴润置业这种中小民营房企难以承受之重。

而疯狂借债,又让这家房企进入了绝境。除了向多家银行借了逾24亿元贷款外,这家房企还有存在事实凭据的民间借贷七八亿元,牵涉到98人。在浙江,疯狂的民间借贷无疑压垮了很多民营企业,“主要是做得太大,沈氏父子没那么多*,只能去借债。”当地同行曾表示。

中小房企在高利润的时代疯狂扩张,却在低利润的时代难以为继,兴润置业还只是冰山一角。有媒体曾统计,去年3月以来,被曝光房企资金链断裂的案例就有10余起,涉及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海南等多个省份。

北京贝塔咨询中心合伙人杜丽虹曾评价:“整个市场在用短期的资金来支持长期的投资项目,这样的风险,已从金融体系向地产行业延伸。”

标签: 深圳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