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加坡 深圳最有资格

2015-04-08来源 : 互联网

城论

陈永杰(学者)

深圳是中国的一线城市,如何才能发展为**城市?*近很多讨论拿新加坡作为一个参考对象。在笔者看来,其他中国城市说学习新加坡,都没有深圳那么有资格,因为新加坡与深圳起码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两个城市的起步之初,学的“师傅”都是香港,可谓同门出身,自然可以更容易切磋技艺。

然而,必须指出,如果抛开地理条件论,新加坡学香港的基础,与深圳相当不同。新加坡与香港,都是前英国殖民地,都已经建立了深厚的英式法律制度,本土也有相当深厚的文化积淀,更重要的是都是一个*立的关税区,有自己的边界。在此之上,当年的新加坡较之于英殖的香港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有自己的民选总理,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所以新加坡可以在经济上追近香港之后,在城市发展和社会制度方面超越香港,例如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后来更反过来成为香港强积金学习的对象。

深圳学香港,如果站在鹏城自身的角色,其实一开始是没有想太远的,就只是招商引资,做改革的试验田,再观照内地各省市。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深圳可能已经有比香港建得更加漂亮、高大的摩天大厦,不过深圳人仍然要去香港买奶粉。在政策制定方面,新加坡可以立法推**公积金,香港要改革全民退保困难重重,到了深圳这类改革只能听令而为。新加坡和香港可以决定多少人进来工作,从而让起薪点保持体面,但深圳每年六月都迎来几十万的求职大学生,供过于求在所难免,给城市管理带来很多难题。在思考新加坡经验如何适用时,上述例子说明,有必要想到某些制度限制的存在,判断措施是否适用。

深圳学香港,还有一个基础与新加坡相似,甚至更好。翻阅当年的很多论述,“一衣带水”这个词用得*多,讲的是深圳河以北这边的人与香港居民之间在传统风俗、语言文化方面相似,加上地理上相邻,是商贸往来的一种便利条件。新加坡学香港,英语就是一个学习的条件。而深圳可惜的是正是在公共领域的英语使用,例如老外在华强北路问路,或者在罗湖买*车票,能否全程只用英文?当然,深圳这几年是有进步的,例如四五年前,四号线的站名全部用普通话直译,深大站就译成“SHENDA”,后来让港铁管理了才译得通顺。有人会说,新加坡也在提倡学华语了,但笔者要说,新加坡说什么也不会丢掉英语。在这些方面,深圳如果能把前进的步伐再迈得大一点,会更好。

回过头来看,今天深圳的很多经验之所以能成为内陆省市参考和借鉴的对象,是因为深圳学得早。但深圳能不能像新加坡一样,迎头赶上,从香港的学生变成与香港互相敬重的对手呢?这个学习的过程似乎仍未完结。从历史经验可见,有一点深圳和珠三角城市必须长期记住的,那便是要向比自己先进的城市学习,要向海洋看、向世界看,而不是往回看、向背后看。在社会文化上应当如是,在经济结构上亦须如此。

标签: 深圳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