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云、默多克与传媒帝国的小道消息

2016-03-28来源 : 互联网

2015年12月16日,乌镇互联网大会开幕当天,一份远在澳洲的报纸,《澳州金融评论》(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家刊发了一条关于香港大报《明报》与阿里巴巴的小道消息。说它是小道消息,是因为,消息源是匿名的,稍后有****媒体BBC直指其为“误传”。署名的记者有两位,信源只有一个。在当事双方迅速双双澄清的情况下,信源没有进一步抖出新料,而是**沉默。你不把这条“*家新闻”称为小道消息,都不知道该称它为什么。



不要小看这条“误传”的小道消息。两位记者根据一个神秘的匿名信源写成的这条莫须有的小道消息,象一把柴禾,立即点着了无数的转发与无数的评论,其中包括许多所谓的严肃的主流媒体。评论里,少不了媒体帝国,默多克这样让人浮想联翩的字眼,当然,更少不了种种猜测,推断,阴谋论。



接下来的戏份,其实并不好看。

阿里巴巴,立马郑重其事地澄清,遣词造句,斩钉截铁。《明报》方面,其上市母公司,股价当天暴涨37%。其母公司按规矩十分明确地提示没有应该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有报道说《明报》员工也立即向管理层质询,结论也是斩钉截铁的。

戏份,似乎到此为止了。无论是其它的媒体,还是《澳洲金融评论》自己,都没有进一步的消息释出。但有没有消息没有关系,基于这条“*家新闻”的评论,源源不断。这条“*家新媒”作为跳板,可以抵达许多地方。

这条“*家新媒”,就象一个不知来自何处的球。大伙儿关心的是打门,不是球。这是个什么球,来自何方,怎么做出来的,没有人问。大伙儿关注的是用这个球打门。打进了,挺好,踢飞了,也没有关系。



通常情况下,拥有“*家”信源,或者叫“深喉”的报纸,会紧追不舍。让其一时间大出风头的匿名消息源,有让其再次大出风头的潜质,如果这消息源靠谱的话;当然,也可能栽在这信源上,如果不靠谱的话。蹊跷的是,这条在**媒体引发大动静的“*家新闻”,拥有*家信源的《澳洲金融评论》,没有进一步追踪。《澳洲金融评论》也没有针对“误传”的说法进行辩驳。

杰罗姆做记者的时候,碰到有可能成为*家报道的报道,比较保守。手中有10分信息,先报个7分,然后,等待各方反馈,再把剩下的那3分抛出来。如果新闻主人公在因应中留下话柄与破绽,那就是作死,,做球让人绝杀。

根据这个模式,如果《澳洲金融评论》手中的确有信源,信源的确牢靠,那么,面对阿里巴巴与明报方面明确澄清所做出的来球,《澳洲金融评论》有机会拿出铁证来绝杀。有说服力的一张照片,一段录音,一份文件,足够了。职业的、敬业的新闻记者,绝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

BBC在2015年12月17日以《误传阿里巴巴洽购,明报母公司股价猛涨》为题报道说:“在阿里巴巴与世华媒体(明报母公司)双双否认洽购传闻后,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更新其报道,并称其消息来源‘与宣传部门有关系’,并称是两家企业的管理层告诉他有这项谈判。然而,阿里巴巴**人员对BBC称,他们‘毫无意愿’洽购《明报》。”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