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村洋楼二楼内部保留着彩色玻璃,还有村委当年办公的桌子。目前,顺德杏坛昌教村,黎氏家庙已经修葺一新。族人黎君羊用自制的水桶从杏坛昌教“大宅门”的水井打水,井水依然清澈。大都村洋楼里布满尘埃的电路开关。洋楼大厅入口顶部,造型呆萌的动物鼻子上吊着绳索。大都村洋楼的墙面上留下了“***思想”的历史印记。
关注顺德老建筑
打捞城市记忆,**老建筑容光。由于业权问题,雕梁画栋的伦教华生园沦为“鬼屋”,勒流黄连的一座**洋楼也一度沦为出租屋。而早在这两处老建筑的往事见诸报端之前,不少顺德人早已通过各种方式,试图“活化”坊间散落的老建筑。对此,我们也对顺德土地上一度被遗忘的老建筑进行了寻访。今日起,南都顺德将推出连续报道,并将在本周六的《论道顺德———南都顺德周末**》第14期上以《让老建筑活起来》为题进行探讨。
清良吏建**大宅门半入繁华半飘零
在杏坛昌教,有一个远近皆知的古建筑群,当地人叫它“大宅门”或“三宅门”,又由于它构造复杂、拥有多个房间,又被形象地称为“九十九个门”。这个精巧、繁复,据称超过140年的典型岭南建筑,由清朝良吏黎兆棠为官时回乡所建,目前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不过由于长期无人看管,缺少维护,其大部分显得破旧衰败,甚至多个房间沦为危房。
为了保护和开发“九十九个门”,杏坛镇向其后人租赁20年进行修缮、管理。虽然有过修缮及**租赁管理,但其破损现状与其本身的历史文化价值仍有很多落差。负责日常看守的黎兆棠旁系后人认为“其保护仍有待更进一步”,他提到,目前当务之急是缺资金,此外修缮之后如何妥善保管也须考虑进来。
古宅布局宛如迷宫
这个有着广泛知名度的建筑群落位于杏坛古村昌教的潭头坊。在数年前电视剧《大宅门》热播之际,它马上被誉为“顺德的大宅门”,但是它更悠久且形象的称呼是“三宅门”或“九十九个门”,因为它构造复杂,由两条大的巷子区隔成三个相对*立的部分,而每个房子有一到两个门,据称总数达99个。
曾传说有村民专程来这里数大门,数一个就用粉笔画一个记号,*后数记号刚好99个。为什么是99个?黎群远老人根据传说介绍,黎兆棠在回乡建住所时,按风水**意思找人连夜到各山头上香,回来时发现共上了99炷香,于是决定设计99个门口,寓意长**久。
昨日上午11点,大雨。而在民宅目前保护*好的*西侧部分,此时静谧异常,负责日常看护的老人、前昌教小学校长黎群远安静地站在一个大厅内,详细介绍着这里的一切。堂屋墙上挂着前两年他请人所作的一幅画像,画中人着官服,神情威严———正是这个宅子的建造主人,晚晴“良吏”黎兆棠。此时厅内光线暗淡,**吸引人的是厚墙左上角一个七彩玻璃窗,“这是去年维修时新换的,听说原本的七彩玻璃更漂亮更美观。”据黎群远称,这个大厅就是黎兆棠当年接待官员的地方。
大厅前有一个精巧院落,西南侧有好几个前后勾连的房间,几乎每间房都有两个门,但墙壁、地面均有破损,屋顶上长满青草。黎群远介绍,这是其妻妾起居室。而黎兆棠本人的起居室则隔着庭院与大厅相对,此时一切旧物不复存在。
这一部分建筑只是整个“三宅门”中的一宅,根据资料,整幢民宅占地2万平米,想象当年图景的话,就应如一个迷宫。
“迷宫”的印象,在昌教村民阿鹰(化名)心中曾长期保留。20多年前,他在这里读小学,“听老人说,在**以后这里做了小学的一部分,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的昌教小学落成,才搬走。”那时一个套一个的房子几乎都是可通行的,孩子们在这里捉迷藏。
“良吏”黎兆棠后人多居境外
包括黎群远在内,目前很少有人能说出这栋民宅的具体建造时间,不过通常认为其历史在140年以上。普遍认为民宅当年由黎兆棠回乡建好,在他任官后14年的故乡生活中基本一直居于此。
资料记载,出仕后黎兆棠两次回乡,一次是同*五年(1866),兆棠母亲病故,他回乡守孝二年;一次是1882年,旧病又发,返乡后自此再未复出,直到12年后逝世。根据记载“九十九个门”就应建于**次回乡期间,迄今逾140年。
根据黎群远等人说法,这栋民宅在解放前已经无人居住了,黎兆棠这一系的后人也逐渐飘零海外,不在故乡生活。“他的后人,大部分定居在香港或者加拿大,玄孙偶尔会回来,玄孙有两个儿子以及一个女儿也会回来看看,去年还都回来过。”黎群远称,香港著名的中药品牌位元堂即是黎氏后人所创,不过听说后来卖给别人。
昌教村村委会一名工作人员称,这些年听说黎氏后人偶有回乡参加庙会和祭拜祖宗,但村里未与他们直接联系,但昌教黎氏宗族应与他们保持联络。
清代“进士碑”藏木头底下
站在西首廊檐下,看见倾盆大雨从瓦楞中倾泻而下,化作细密雨珠“哒哒”地打在庭院内花岗岩石板上,容易让人想象当年繁华盛景。黎群远指着左侧一处走廊下竖起的几根木柱说,这一部分已成危房,其房梁破损,可能随时倾颓,去年维修时工人竖起这些支撑柱。
这样的残破景象在这个古民居内随处可见,甚至东侧部分房屋由于有倒塌危险而被封闭。“九十九个门”目前入口处有一道长廊,后半部分堆满拆下的廊柱,据黎群远提醒,木头下竟赫然藏着黎兆棠当年高中进士所竖立的“进士碑”,“前几年修缮隔壁家庙时,拆下来一直放在这里,要重新竖就要花很多钱。”
据称黎兆棠当获得过光绪皇帝颁赐牌匾“御书亭”,其母冯氏也获得过慈禧太后赠与的“教忠励俗”牌匾。昨日在黎兆棠当年接待官员的大厅里,还悬挂着这块“教忠励俗”匾,红底金箔阳文字,可惜的是,在**的时候,房子被用作小学用途,这块牌匾也被用来当书桌,上面的阳文也被铲平,“很可惜的是,家庙以及民宅里一些用花梨木等上等木材做的太师椅,在**期间都遭到破坏。”黎群远说。
[保护与开发]
措施1区镇村三级筹资修缮
生于八零年代的阿鹰说,在**期间,这处古民宅受到严重毁坏,“许多东西被烧被砸,我听说**时许多老房子被拆后,材料用来做新建筑,这里也没避免。当时(这里)许多房子快倒了,考虑到经济困难没钱修,周边村民只好把它拆了,建造自己的住房。不过这个事现在大家不愿意说。”他甚至估计,被拆后新建村民自己住房的面积,应占到原来面积的1/3。
不过对于众多黎氏后人来说,一个好的消息是**已经做出行动,为保护这个顺德区**“文保”而做出了努力。
根据杏坛镇宣办提供的资料,2008年,区、镇、村三级筹资300余万元,对黎氏家庙进行了修缮;2013年,区、镇又拨付50余万元对民宅部分建筑进行抢救修缮。昨日上午,南都记者在装修一新的家庙内看到,所有屋顶部分系重修,黎群远还指着庙内凉亭台阶处一根石柱说,除了这根石柱原来断裂外,其他所有石柱及地上花岗岩石板几乎都是**前兴建时原貌。
措施2**租赁20年进行开发
来自杏坛宣办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加强对这个珍贵的岭南建筑的保护,在2006年,镇**与黎兆棠后人签订协议,向拥有产权的他们租赁20年用于修缮、管理。在当时的仪式上,黎氏家族代表黎家豪称,这处老建筑有深厚历史文化,但年久失修急需修缮,非常感谢有关部门将要对其进行的修缮。他们还捐资5万元用于支持家庙及民居保护修缮工程。
**租赁期间象征性地每年支付租金1元。对此,杏坛镇宣办相关负责人称,**此举其实是协调了产权与保护之间的平衡,至于如何确保产权所有人的利益,黎兆棠后人当时未表达过利益问题,直到现在,也未表达过任何诉求,“可能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意愿,就是首先要把这个有价值的古建筑保护好。”
他也提到进一步的活化利用问题,他说黎氏家庙及民居目前已被**纳入杏坛旅游景点规划路线,将来如果真正开发为旅游热点,其保护会得到保障。“你看,不说老建筑本身,就是外面的古老石天台、生池(即家庙对开,三条河流交汇的地方),假山梨树,都是很美的风景!”
陈村大都村富商80多年前造出欧式洋楼
陈村大都,一座三层高的旧式洋楼矗立在村道边,虽已空置多年,堆满杂物,但墙头爬满的花藤仍然掩盖不住这座曾经的大都标志性建筑昔日的气派。大都村打算将小洋楼改成博物馆以便进行保护,目前,这洋楼主人的后人均在国外,但由于有村民对小洋楼主张产权,小洋楼的利用和和保护工作受阻。
欧式风格鹤立鸡群
这座被村民称为小洋楼的建筑位于陈村大都车公大街3号,建于1928年,距今有86年历史。尽管历经沧桑,但小楼主体结构完好。整座建筑包括主楼和小院,占地约200平米,楼高三层,材料使用石灰、砖,还使用了彩色玻璃,这在当年是十分昂贵的建材。在主楼一层进门处,记者发现门上方天花板上有一个像狮子一样的雕塑,正好在鼻子上伸出一个挂钩,用来挂灯。小洋楼的阳台呈半圆形,向外伸出,显得十分雅致,而三楼顶一座琉璃瓦的装饰,则将小洋楼的雅致展现得淋漓尽致。
据村民回忆,小洋楼过去是大都的标志性建筑,周围都是低矮的平房,唯*小洋楼鹤立鸡群。小洋楼门前的车公大街曾经为一条河涌,也是大都*繁华的地段,旁边是大都的主要街道和市场。如今,周围三四层的居民楼一座座崛起,小洋楼在高度上不再拔萃,但欧式风格依然在傲视岁月。
后人均已不在国内
据记者了解,小洋楼属于当时大都村一位有权有势的人物梁靖朝。村里老人讲了这么一句岁月久远的笑话:“四叔林看报纸,倒过来看。”这是对梁靖朝不识字的嘲讽。但就是这位据说目不识丁的农民,在发迹后回乡修建起大都**一座欧式风格的洋楼,不得不让人惊讶,而梁靖朝的个人经历也堪称传奇。
据村史记载,梁靖朝被村民称呼为“四叔林”,为当时富甲一方的权势之人。梁靖朝在跟随曾任广州市市长的李福林时期,曾在第五军任团长,在陈村驻扎过,有村民回忆称“四叔林”的部队带回很多枪。梁靖朝从军的经历已经无从得知,在日本侵华时期,梁靖朝还打过日本人。
据记者了解,梁靖朝后人均已不在国内,今年3月份有自称梁靖朝孙女的人从比利时回来大都,特意参观了小洋楼。
[保护与开发]
保护工作受产权制约
与开平碉楼注重防卫的民居不同,大都这座小洋楼有庭院,有阳台,院墙还是栏杆镂空,可见当时此地社会*安良好。大都村民陈阿婆回忆:“当年日本鬼子打到村里,在很远的山上向村里开大炮,差点就打中了这座房子,后来只是在墙角的地方炸开了一个洞而已”。据记者了解,院墙两角曾经分别有两只石狮子,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视为封建的象征而被砸烂,如今长上野草。
除了这些破坏,小洋楼保存完好,主要是因为这里曾被当做大都村委会办公地。据大都村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解放后,小洋楼的主人离开陈村,小洋楼在土改时被登记为集体资产,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时成为大都村委会所在地,直至2000年村委会迁往新楼。办公,开会,民兵宿舍,广播站,小洋楼里依然可以看到上个世纪农村生活的种种痕迹。至今,小洋楼墙上“***思想”等字眼清晰可见。
据大都村委有关负责人透露,自2000年村委会迁出后,小洋楼一直空置,堆放着村委会的一些旧家具和旁边居民的杂物。在前些年编纂大都村史时,有专家前来考察小洋楼的历史价值,大都村也打算将小洋楼改成博物馆以便进行保护,但由于目前有村民对小洋楼主张产权,小洋楼的利用和保护工作迟迟未开展。
04-05版 统筹:南都记者陈宇
采写:南都记者李祖成何奎山陈宇实习生王少桃林晓红
摄影:南都记者郑俊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