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吴晓波:不要做创新的奴隶

2014-10-31来源 : 互联网

据《哈佛商业评论》报道,坎特教授的《创新的**陷阱》一文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深刻认识创新的大门。在高度竞争的商业社会,不创新是等死,但是" 陷阱密布",  创新却又往往会找死。

要想避免落入“创新的陷阱”,还得先了解什么是创新?“  创新是一项***的**次成功商业化应用”,曼斯菲尔德教授这一有关创新的**表述简单明了地揭示了创新的实质,同时也帮助我们深刻剖析创新陷阱的由来。

**,许多企业家认为“技术”就是产品技术。产品创新通过**新的市场使企业获得*占性,因此必须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新产品研发。事实上,这一观点过于狭隘,技术不仅只是产品技术,还可以是工艺技术,营销技术,组织管理技术,客户管理技术等等。

通过引入新的生产管理方法或改进现有生产管理方法,使得企业生产原有产品的成本明显下降,或者引入市场的效率明显提高,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第二,什么样的技术算“新”技术?很多人会陷入这样的误区,即比原有技术性能更好的技术是***。事实上,技术的新还是不新,是市场说了算,而不是企业自己说了算。当企业在相互竞争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沉迷于技术大战时,他们有可能已经脱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市场,忽略了周围正在兴起的更适合市场的***。

一家企业之所以**,就是因为它的专注,而专注往往又意味着“路径依赖”,  同时也会带来僵化。想要从**到**,企业必须始终保持对技术和市场动态性的高度敏锐,常需面对“自我革命”,以努力掌控对创新的主导权, 做“创新的主人”,  而不是“创新的奴隶”。

第三,过分迷恋“**次”。的确,原创者是伟大的,原创为客户带来了****的价值体验。但是,如果说一个***在一个市场情境中**次成功的商业化称之为“一次创新”,那么这个***在另一不同的市场情境中再次成功的商业化,尽管并非原创,却也融入了许多创新元素,我们称之为“二次创新”。

中国本土有着截然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情境,给了以华为、海尔、联想、中集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企业“二次创新”的机会。它们从模仿起家,通过“逆向工程”,努力倒推发达国家“一次创新”的先进技术诀窍,并根据中国本土市场需求和要素供给结构,  致力于开展“二次创新”,从而成功实现快速的技术追赶, 乃至技术超越,超越发达国家企业。

第四,“成功的商业化”才是创新的试金石。任何的创新都要以市场为导向,一项技术再先进,如果不能为市场所接受,不能被消费者所认可,就算投入再大的资源,也注定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当前中国市场化进程正不断加深加快,只要企业家能够抓住各种市场机会实现商业化,就是成功的创新。

例如中国诚信问题严重的电子商务市场,却为本土支付宝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商业化土壤,而跨国公司eBay  尽管电商支付技术先进,但却因难以适应中国本地市场特征而无法将其技术成功商业化。

尽管中国企业在许多技术上不如发达国家企业先进,但是中国企业对本地市场需求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因而所开发的产品服务也能更精准地满足本地客户。牢牢抓住市场并在商业化上下足功夫应该是每一个创新者必不可少的功课。

对创新流于形式的理解难免导致行为的偏颇,最后反倒落入自己精心设计的创新陷阱。希望经过此番解读,能够帮助读者对创新及其“陷阱”有更为清晰而准确的认识。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