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的历史变迁

2014-11-02来源 : 互联网

海侃春秋 

(史评新闻)

珠海将实行食品安全科技工程,一道菜从哪里来,可以实现电子追溯。连肉菜都开始有“身份证”,无疑在流通环节上进了一大步。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传统上对食品安全也非常重视。分析历史上对“食品安全”不同重视的角度,可以看出生活方式的*大变迁。*早关于食品安全的记述,可以追溯至《礼记·王制》,里面提到“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木不中伐,不鬻于市。禽兽鱼鳖不中杀,不鬻于市。”就是说,五谷、果实没有成熟,木头没有到可以砍伐就砍伐了,禽兽鱼鳖没有到长大就杀了,不要拿到市场上卖。这段拉拉杂杂的文字,虽然主要讲的是要充分利用资源,不要浪费,但其中也看得出古人*早对食品安全的理解———不要浪费粮食,浪费了就没有吃的了,就不安全了。

那是因为当时普遍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吃到嘴里的东西安不安全,基本上是自己对自己负责。但浪费不一样,浪费是对所有人的“食品安全”构成威胁的行为。对当时的人来说,能吃得上就是安全,这和今天全面工业化下生活的人们对“食品安全”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

当代意义上“食品安全”的成文记载,*晚在汉代就出现了。出土文献汉代法律《吕后二年律令·贼律》中就有一条“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其县官脯肉也,亦燔之。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臧,与盗同法。”就是说,如果有私人制作的肉类食品出现问题,致食用者受到伤害甚至死亡的,同一批次的肉都要销毁。如果是官营作坊制作的,也同样要销毁,如果应当销毁而不销毁,出现问题,参照制作有毒食品追究主管官员的责任。

显然,“食品安全”出现问题,是与食品流通开始同步出现的。不过*初时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主要关注出了问题之后的处理和追究责任,对“预防”是基本上做不到的。

为何?一方面,科学不发达。就拿中国传统农业的**书籍北魏时代的《齐民要术》来说吧,其中也有合乎科学的内容,例如腌咸鸭蛋,说“汁极冷,内瓮中,汁热,卵则致败,不堪久停。”就说如果腌汁没放凉就用来腌蛋,会导致鸭蛋变质。但也有不少不合科学的内容,例如引用《养生论》说:“鸡肉不可食小儿,食令生蛔虫,又令体消瘦。鼠肉味甘,无毒,令小儿消谷,除寒热,炙食之,良也。”小孩子吃了鸡肉会长蛔虫身体消瘦,吃鼠肉倒是可以“除寒热”,从今天科学的角度看来有点摸不着头脑。

另外一方面,则是农业流通并没有“工业化生产”,没有复杂的流通环节,监管也无从说起。中国古代对工业产品的质量监管其实还是挺严厉的,无论是长城上烧的砖,还是元朝制作的青花瓷器,都会留下工匠的落款,对质量监管可见一斑。但这种监管没有用到食品安全上,因为食品并没有工业化大生产,没有那么多的流通环节,不需要。

但今天就不一样了,食品早已进入产业化时代,食品生产也运用上了工业化生产,当代科学技术也和古代不可同日而语,既有加强对流通环节的监管的必要,也有加强监管的可能,给“一道菜”里每种材料加上可查的身份证也应运而生。□朱芳樗

标签: 珠海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