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询会冷场显示官民互动缺乏默契

2014-12-28来源 : 互联网

漫画:微观

尽莞谈  不要全面只要意见

新闻回放:东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公众征询会,冷清收幕。原定征集20名市民代表、60名旁听人士出席,结果各仅有4名公众代表参加。(东莞读本12月16日报道)

幸亏这是一场“公众征询会”,所以还能勉强完成议程。换了别的会议,讲究法定人数,以出席人数比例如此之低,是应该取消的。当天的征询会虽然照旧举行,但气氛不无尴尬是可想而知的。好比一户人家请客,准备了5桌酒菜,来客不到一桌,虽然不至于取消宴席,但总不免有些扫兴。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向来都是大事。于**而言,保护历史文化,不管从城市*理还是从城市招商来说,都是大有好处的。于百姓而言,普通人尤其是本土市民,对历史文化传统也是越来越看重。因此,开一个公众征询会,官民共举,客观条件再好不过。

从媒体报道中,未看到官方对会议为何没开成功的说法,市民中有人认为“宣传不够”,有人认为“开会在工作日,缺乏诚意”。我对规划部门的诚意不作恶意猜测,相信他们也很想开一个热烈的征询会。一个热烈的会,不管是否有补于规划,都可以用以证明规划吸纳了**。至于主事方是否有吸取**的想法,那另当别论。把会开得热热闹闹,程序上漂漂亮亮,谁不想呢?

那是不是宣传不够呢?这不好说。因为宣传够不够,标准很模糊,很难说怎样才算宣传够了。“宣传不够”,事前说,有时是不当突出了宣传的作用,但更多的时候是事后才说,往往就成了事情不够成功的一种究责。这次公众征询会,本来就只计划请几十个公众代表,又并非秘而不宣,以东莞之大,即使宣传不够,在数**常住人口中选几十个代表,按说还是机会难求的,何至于乏人问津?

是否因为见多了征求意见走过场,市民**热心参会?还是说因为会期在工作日抽不开身?是否因规划部门组织力度不够?各种可能都存在,想得到确切的答案却很困难。

不管怎样,我们*先应该面对事实:一件**有官民共振基础的事情,没有开出一个成功的会。这件事可以告慰于人的,是它显示了一种真实。如果“把工作做细”,搞一个看起来不冷清的几十人会议,办法总是有的,而且不难。那样,我们就连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都看不到了。这个冷清的会议,起码表明它没有经过手脚、伪饰。预备周详地装点“盛况”,并不值得赞许。

但这个事实终究令人不安。我们看到,围绕同样主题,民间的一次会议就有40人参加,而正是这场外的“热闹”,才促使官方举办了公众征询会。但官方的征询会没有吸引到更多的人,而是比民间会的人数少得多。这显示在不进行虚饰的情况下,官方出场未能使民间本来存在的热情和意见集合起来。不管这是因为过于“托大”,还是因为其他原因,这显示了官方在社会议题设置和社会动员能力上**运用自如。这是怎样形成的,值得深思,但无论如何,结果已足以令人警醒。

当下,官民关系已经悄然变化,隔膜与冷观、会错意与表错情,乃至不会意和不表情、相互无感,都正在发生。这是令人不安的危机的征兆。如何唤回官民之间双向的热忱交互,这是重大的课题。

□刘洪波(作者系长江日报评论员)

标签: 东莞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